到2025年,碳达峰目标稳步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幅增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打造“美丽福建”、“两山”实践、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漳州样板。
一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二是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着重抓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保卫战,打造高颜值生态环境质量。
三是加快清洁能源建设。发挥漳州发展新能源拥有优越的资源禀赋优势,就地消纳的产业基础优势,对外便捷的输电通道等三大优势。围绕“核、光、风、储、氢”五大能源,努力探索“核光风储氢一体化”发展路径。
四是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探索“蓝碳司法保护”制度,打造“多层修复、立体保护”生态司法漳州样本。
五是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倡导绿色出行、倡导绿色居住、倡导绿色消费等措施加快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宣教基地、推进全民参与共治共管等措施构建全民参与行动体系。
附件:关于印发漳州市“十四五”生态市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郑政办〔2022〕42号;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PM2.5年均浓度降至40微克/立方米
梧政办发〔2022〕50号;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强化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加强固废处置和综合利用
全面完成福州市下达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发挥福州大学城优势.打造东南科教名城;发挥东南汽车城优势,打造八闽产业强城;打造省会宜居新城
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取得显著成效,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
石政发〔2022〕27号;拟建设重点项目共4大类65项,总投资27.8830亿元;绿色发展工程11项,总投资3.7153亿元;;环境质量改善27项
推进3+3+N产业集群建设;构建一屏两廊四带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构建,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32%左右,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5%以上
陇政办发〔2022〕53号,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8%;五年累计减排量分别达到1073吨,205吨,600吨,10吨
南政办〔2022〕23号;南安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从93.2%提升至97.5%;六项空气主要污染物指标均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Ⅲ类以上水体比例达90%
贵政办发〔2022〕15号,到2025年港北区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要覆盖100%的村庄;桂平市,平南县,港南区,覃塘区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要覆盖90%以上的村庄
咸政发〔2022〕4号,力争全市完成植树造林110万亩,义务植树4000 万株,森林抚育300万亩,加快城市道路绿化.森林公园等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碳汇能力
南府办〔2022〕13号;控制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推动煤电等行业探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实现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80%以上,增加生态系统碳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