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碳达峰目标稳步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幅增强,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形成更多制度创新成果,打造“美丽福建”、“两山”实践、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漳州样板。
一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二是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着重抓好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决打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保卫战,打造高颜值生态环境质量。
三是加快清洁能源建设。发挥漳州发展新能源拥有优越的资源禀赋优势,就地消纳的产业基础优势,对外便捷的输电通道等三大优势。围绕“核、光、风、储、氢”五大能源,努力探索“核光风储氢一体化”发展路径。
四是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探索“蓝碳司法保护”制度,打造“多层修复、立体保护”生态司法漳州样本。
五是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活、倡导绿色出行、倡导绿色居住、倡导绿色消费等措施加快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广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宣教基地、推进全民参与共治共管等措施构建全民参与行动体系。
附件:关于印发漳州市“十四五”生态市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
葫政办发〔2022〕16号;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建立生态环境分区引导机制,融入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先导区
环境质量改善,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19微克/立方米,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生态质量总体稳中向好
从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农业污染源治理和可循环利用,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质量,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金政办发〔2022〕17号;绿色转型成效更加显著;环境污染防治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环境安全取得有效保障;环境治理效能明显增强
鸡政规〔2022〕7号;实施3321工程:做好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实施中国石墨之都和生态宜居之城两大战略
PM2.5浓度稳定达到或优于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目标,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优良,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显著提升
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覆盖全部区县和大型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自动监测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全覆盖;立体化、智能化技术装备能力不断提升,监测、监控、执法融合联动、协同增效
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3%,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33μg/m3,地表水省考及以上断面优Ⅲ比例达到100%,水质基本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
构建监测体系新格局,保障基础监测工作,推进监测创新发展,提升应急监测能力,强化质量监督管理,推进数据智慧应用,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辅助决策应用
白山政办发〔2022〕15号;实现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 98%左右,PM2.5 年均浓度控制在 25μg/m3 以下,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保持 100%
安政〔2022〕17号;构建以安阳市及县市城区为主体的安阳市中心城区生态功能提升核心及辐射区;构建安阳市一核,三区,多廊道,多节点生态保护格局
清府〔2022〕28号;鼓励建设与化石能源配套的电采暖储热等调节设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推广电能替代实现企业终端用能的清洁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