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突破自动控制系统、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集成应用技术,开拓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场景应用,着力构建“关键基础零部件—整机及成套装备—系统集成应用—公共支撑服务”产业链集群。
推动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 | 面向汽车、电子信息、航空、家电、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重点推进激光制造装备、精密数控磨床、 超精密数控金属切割机床、数控光整加工机床、直线电机数控加工机床等整机及高端数控系统、激光 旋切头、三维五轴激光无限旋转头、高速高精度电主轴、丝杆、直线导轨、刀具、密封等关键零部件 研发及产业化。支持生产企业联合科研机构、用户企业等组织开展技术熟化、中试验证等工程化创 新,提升关键领域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打造高端数控精密加工装备产业基地。 |
增强海工装备国际竞争力 | 推动广州智慧海洋创新研究院、国家深海科考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科 研平台建设。重点发展浮式生产储卸装置、深水半潜平台、深吃水立柱式平台、张力腿平台、浮式钻 井生产储卸装置、载人深海潜水器、物探船、钻井船、海洋调查船、起重铺管船、大洋钻探船等海洋 工程装备。加快研发生产大型液化石油气船、万箱级以上集装箱船、大中型工程船舶等高技术船舶。 配套完善特种集装箱、升降锁紧系统、深水锚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水下钻井系统、物探设备、水 下生产系统、船用动力设备、液压系统、电气设备、通信导航设备、甲板机械等关键配套设备制造。 加大海上浮式风电、海洋可燃冰开采、海上风电机组、深海渔业装备、深海油气装备、液化天然气 (LNG)装备、海水淡化装备、海洋科考船、高压临氢急冷炼化装备等领域的技术研发。积极发展海 洋环境监测与探测设备、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海洋仪器仪表等设备和海上救助打捞船舶、无人 船艇等应急保障技术装备。 |
发展航空航天装备产业 | 重点依托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引进干支线飞机、公务机、直升机、无 人机等研发和总装项目,重点扶持航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及系统、航空新材料、飞机零部件等配 套制造产业。大力推动航空发动机及高温合金材料、高温涂层材料、航空低成本复合材料、防腐蚀材 料、密封材料、润滑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国产化。支持与中科院开展空天科技合作,提升空投/空 运、水陆两栖救援等特种交通应急保障技术装备的发展水平,加大多功能高机动救援无人机等智能无 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的推广使用力度。积极推动与军工央企的合作,培育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包括卫 星通信、导航、遥感、空间科学探索等。 |
培育卫星及应用产业 | 推动建立卫星应用数据中心、卫星数据共享与综合服务平台,重点突破卫星终端射频与基带芯片、相 控阵天线、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系统、高光谱定量反演等核心技术,支持高通量宽带卫星通 信系统、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卫星遥感定标场、定量遥感真实性检验场、卫星地面接收站等基础 设施建设。支持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三大领域融合发展,推动卫星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农业农村、海洋与航空通信、智能交通、应急救灾、森林防火、定位服务、气象监测等重大经济和 民生领域的普及和推广。围绕自然灾害防治重大需求,增强新型应急指挥通信技术、监测预警和灾害 信息获取技术的装备保障能力。优化卫星低成本批量化制造产业链布局,积极发展卫星导航元器件 地基增强设备、智能终端、可穿戴电子设备等系列化特色载荷产品。 |
提升精密仪器产业水平 | 面向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重点推动高性能通用和专用质谱仪、 光谱仪等高端仪器及其离子源、离子传输装置、碰撞反应池、质量分析器、探测器、高速采集卡等关 键零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支持首台套重大科学仪器推广应用。依托广州市环保环卫装备制造基地建 设,着力推进焚烧炉、垃圾压缩站、环卫垃圾车、新能源环卫车、无人驾驶环卫车、环保精密仪器等 环保环卫和监测检测装备的研发与生产。 |
做大做强机器人产业 | 集中力量突破关键零部件和集成应用技术,培育一批深度应用场景,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 人、特种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等产业,推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 |
空间布局
广州市智能装备与机器人重点平台主要包括:黄埔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南沙庆盛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等。
智能服务机器人 |